基金更正三年前季报错误,年内已有18只产品披露历史季报错误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 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基金更正三年前季报错误,年内已有18只产品披露历史季报错误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8-14 18:11:4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月14日,德邦基金发布公告,对旗下德邦民裕进取量化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的错误进行更正,主要因为产品A类份额的管理人持有基金份额占比数据缺失,此前为0,更正后变为34.3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陆续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因历史季报错误进行内容更正。Wind统计显示,年内已经有18只基金因历史季报错误进行更正,包括嘉实、泰信、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部分公司出现季报错误的产品数量不止一只。
有分析指出,产品信披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关键来源,披露内容的错误会对投资人做出正确决策产生影响,专业机构理应加强监管,避免此类事件频繁发生。
有公募年内已更改多只基金历史季报错误
8月14日,德邦基金公布了旗下基金历史季报错误信息,涉及德邦民裕进取量化精选灵活配置的基金管理人持有份额变动情况。
更正公告显示,德邦民裕进取量化精选灵活配置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中,曾对报告期期末持有A类基金份额占基金总份额比例录入为0,更正后的数据为34.39%,其他内容保持不变。
据悉,这已经不是德邦基金今年以来公告出的第一只季报有误产品。今年4月23日,德邦安顺混合发布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更正公告;今年1月22日,德邦福鑫灵活配置也发布更正公告,涉及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中,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的错误。
德邦基金出现的季报信息错误在业内绝非孤例,从季报更正公告可以发现,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季报中,涉及“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部分,直接沿用上个季度内容;有的则是针对文字、数字错误进行纠正。
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8只基金因历史季报错误进行更正,包括嘉实、泰信、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部分公司出现季报错误的产品数量不止一只。倘若叠加年报及半年报的错误,以及其他非定期报告等错误类型,数量已在百起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错的内容当中,有些可能并不会对投资决策带来直接影响,例如错别字的出现;而有些关于数据的错误或直接影响投资人对基金运作的判断。比如南方宁悦一年在今年4月更正2023年报错误,其中更正了买入股票的成本总额及卖出股票的收入总额,这一数据在原报告中显示报告期内无买卖股票。
有分析指出,产品信披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关键来源,披露内容的错误会对投资人做出正确决策产生影响,专业机构理应加强监管避免此类事件频繁发生。
公募基金信披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对于信披流程的规范化监管,公募基金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尤其是在严格的监察稽核流程之下,类似错误本不该成为经常出现的事件。然而记者发现,不仅是今年,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信披的错误经常被事后更正。
一般来说,定期公告的发布主要由公司的稽核部门以及产品内容等部门负责。据悉,基金定期报告都在监管指定的XBRL文件系统中完成,由基金管理人负责填写、基金托管人负责复核,基金托管人对季报内容复核无异议后,会向管理人发出XBRL文件的签字文件,基金管理人将托管人签字文件与XBRL文件打包后,才可向监管指定的信息披露系统完成披露与报备。
不仅如此,过完合规之后的内容也会在特定位置加以标注,如“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但囿于基金数量的不断上升,不少机构对所谓校对的压力也有所抱怨,有的错误内容甚至很长时间才被发现。如前述德邦基金出现的产品季报问题,有的距今已过去三年之久,这些信息披露上的瑕疵也暴露出机构对待信披的重视程度依然有待提升。
按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信披规定的,证监会可以采取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责任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可能会被采取相应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有分析指出,需要培养从业人员对信息披露内容的敏感性,避免信息传递出现断层或误解,加大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数据核对的准确性,进一步减少因信披错误而对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133887502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推荐阅读:
深圳40年•财经40人丨创业者袁义军:落脚深圳37年,从“不愿来”到“不愿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