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任职3年多的固收基金经理,转岗去权益部门了

小微 2025月03月31日 阅读数 56174

> > 正文

什么情况?任职3年多的固收基金经理,转岗去权益部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情况?任职3年多的固收基金经理,转岗去权益部门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1 20:40:16

◎近日,宝盈基金宣布固收基金经理卢贤海离任多只债券基金的管理岗位,原因是内部工作调整。

◎卢贤海于2017年加入宝盈基金,先后担任研究员与投资经理,并在2021年开始管理货币及债券基金,但其管理业绩表现平平。此次离任后,他将转岗至权益投研团队,从研究员做起。

每经记者|黄小聪    每经编辑|彭水萍

近日,宝盈基金公告称,卢贤海离任宝盈盈旭纯债债券、宝盈安泰短债债券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其离任原因是内部工作调整,但有意思的是,他是转岗至权益投研团队。 

记者注意到,卢贤海早在2017年就到了宝盈基金,先后担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投资经理。管理的产品均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了3年,但当了3年多固收基金经理之后,却选择转向权益方向。

另据记者了解,卢贤海转到权益部门后,将从研究员开始。 

固收基金经理转岗权益部门

3月29日,宝盈基金公告称,卢贤海离任宝盈盈旭纯债债券、宝盈安泰短债债券、宝盈祥泰混合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卢贤海离任的原因是内部工作调整,但有意思的是,他是转岗至权益投研团队。

履历显示,卢贤海早在2017年就到了宝盈基金,先后担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投资经理。2021年11月开始管理公募产品,在此次离任基金经理之前,其管过的产品均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不管从成长经历还是从管理产品的类型来看,卢贤海显然是一位固收类的基金经理。但没想到,在当了3年多固收基金经理之后,却选择去权益部门。

据记者从业内了解,卢贤海是在通过公司内部考核后才转岗的,而且转到权益投研团队之后,将从研究员开始做起。

而从其管理过的产品来看,业绩整体比较一般,比如宝盈鸿盛债券,单独管理了2年多,任期回报竟然还是负数;宝盈祥泰混合,A类份额在其单独管理的1年多时间里面,回报不到1%;宝盈盈旭纯债债券虽然在近两年的业绩表现比较好,但是截至2025年3月28日,近一年的回报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后二分之一,今年以来的收益为负。 

固收“老将”管权益,脱颖而出的难度也大

从过往来看,基金经理转岗的动作时有发生,但从固收到权益这类跨条线的转岗相对还是比较少见。 

比较常见的是权益基金经理由于业绩不佳等原因,从基金经理降为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助理。尤其自去年以来,这种情况多次发生。 

还有些基金经理,则是通过产品类型不断延伸的方式,从固收领域逐步拓宽到权益条线。 

比如中银基金的李建,算是公募基金的“老将”,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17年,其在2005年加入中银基金后,管理的产品主要是中银货币、中银增利债券等固收类产品,随后又拓展到二级债基、灵活配置型产品、偏股混合型等。现在是中银基金的投资总监(权益)、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不过其管理的多只偏权益的产品,整体业绩也比较一般。

另外,管理基金超过20年的“老将”过钧,2005年加入博时基金之后,也是先管理了多只固收类基金,从纯债基金到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再到灵活配置型基金等。在去年4月份,过钧开始管理博时匠心优选混合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不过该基金不到一年时间,规模已经从成立时的2.09亿元,降到了2024年底的不足800万元。 

显然,即使是10多年甚至是20年的公募“老将”,要从固收跨度到权益,并且脱颖而出,难度还是比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些小基金公司,由于投研能力不足,以及人手不够,往往一位基金经理还要身兼多职,同时管理固收和权益两类产品,这种做法往往到最后也是很难有好的业绩表现。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推荐阅读:

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东方证券累计做市投入减少1.14亿

新三板融资排行榜:华强方特募资近15亿用于项目建设等

中国卫通总经理孙京:从卫星运营到C端服务,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