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研究所: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拓宽券商业务边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融资体系的完善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而北交所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重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凸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未来,如何在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做好资本市场“看门人”,充分发挥北交所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帮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是每一个证券公司都应该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北交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住机遇,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充分释放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空间巨大,面临的问题复杂,任务艰巨,需要适应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趋势,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消费与供给的良性循环;适应科技结构升级趋势,深化科教体制、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投入基础研发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释放科技创新潜力等等。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融资体系的完善是核心举措。近年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始终是深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主线,当前沪深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创业板保持“三创四新”,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服务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形成各市场板块错位发展、适度竞争的格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点,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良好的融资平台。
北交所始终专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9月以来,证监会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北交所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北交所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环,围绕服务中小企业主题,能够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将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紧密结合。2023年8月,全国股转公司推出公示审核和绿色通道机制,明确四板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的两种便利机制,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路径,进一步强化了北交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牵引作用。截至11月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33家,分行业来看主要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已初步形成。
二、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高质量发展是北交所改革深化持续推进的重要主线。2023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北交所深改十九条”),明确北交所在规模发展攻坚期、功能完善关键期、层层互动深化期、生态培育巩固期的重要工作,将协同各方、统筹投资端融资端结构优化与交易机制改革,促进打造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一)投资端:扩大投资者队伍、丰富产品体系
投资者扩容助力增量资金入场,并有利于提升板块流动性。北交所成立以来运行稳健,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扩容,但相较A股其他市场板块,交投活跃度和换手率仍有一定差距。要推动板块流动性和资金效率提升,离不开投资者队伍的扩张和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场。北交所已相应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便利潜在投资者参与市场、增强市场买方力量;多家券商也加大对北交所潜在投资者和已开户投资者的精准服务,据《北交所深改投资者入市工作简报》,截至11月10日,开通北交所权限个人账户数已接近620万户,近两周新增账户数超13万户。同时,证监会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扩大北交所市场投资,支持相关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和创新,允许除创业投资基金之外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上市前已投资北交所企业,并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促进板块投资生态优化。
渐趋完善的产品矩阵有助于持续提升北交所投资吸引力。除了初具规模的投资者数量和优质的增量资金外,要提升北交所的投资吸引力,还需优化板块产品矩阵,唯有丰富且优质的投资产品才能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2022年11月,北交所发布了首只宽基指数北证50,未来伴随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持续扩容,更多宽基指数产品和特色化指数产品有望推出并有利于促进北交所指数化投资健康发展。同时,证监会还将开展北交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研究,持续提升板块投资吸引力。
(二)融资端:优化上市安排,加强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
发行上市及承销制度的不断优化,是为资本市场培育优质上市中小企业标的的基础。北交所设立以来,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切实便利了中小企业融资,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继续走深走实。当前北交所发行上市及承销制度方面的改革仍在持续推进。9月“深改十九条”明确,在发行上市方面,优化新三板挂牌公司申报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并探索建立新三板优质公司快捷升级至北交所的制度安排;在发行承销方面,改革发行底价制度,促进提高市场化水平,同时优化新股发行战略配售安排,放宽战投家数和持股比例限制。在全面注册制的主基调下,北交所发行上市和承销制度进一步市场化并为资本市场培育优质上市中小企业标的奠定良好基础。
多层次市场的互联互通,助力统筹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应是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新三板为北交所储备优质上市资源;另一方面,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也撬动新三板的发展,促进新三板更好发挥孵化培育功能,切实提升更早、更小、更新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获得感,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正加速推进转板制度优化,未来伴随转板常态化,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发展路径。
(三)交易端:完善交易机制,扩大做市商队伍
完善的交易机制是促进资金资产端改革充分发挥效能的重要桥梁。北交所成立初期,板块流动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完善的交易机制将促进提升资金效率,促成资金资产的良性循环。当前北交所做市商门槛有所放宽,未来证监会还将丰富做市商库存股来源,并推进健全北交所做市商评价激励机制,激活市场深层次流动性。同时,证监会还将研究推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转融通和做市借券制度,并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丰富市场对冲工具。
三、北交所对证券公司的发展机遇
当前北交所规模体量相较沪深交易所仍有明显差距,但是服务国家战略、切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截至2023年11月末,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233家,总市值超3600亿元,而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已有5000余家,总市值超78万亿元。但北交所是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切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一方面,证监会持续鼓励北交所发展,未来深改十九条等改革措施有望持续落地并推动北交所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是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的重要切入点。
北交所与新三板、沪深交易所、私募创投市场的有效联动将进一步拓宽券商在北交所领域的业务边界。
第一,与新三板加强衔接,促进新三板的孵化培育功能,发挥保荐机构“引路人”功能。北交所与新三板相互促进发展,一方面,新三板为北交所储备优质上市资源;另一方面,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也撬动新三板的发展,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而证券公司有望充分发挥保荐机构的“引路人”功能,引导优质中小微企业逐步完成挂牌、调层、上市等。
第二,与沪深交易所加快推进转板规则优化,满足北交所公司进一步发展需求,夯实投行全周期服务。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正加速推进转板制度优化,未来伴随转板常态化,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发展路径。而证券公司有望在转板过程中实现投行全周期陪伴式服务,更将在转板成功后持续服务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股权激励、回购减持等多元业务需求。
第三,与私募股权市场加强对接,促进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充分释放券商作为中介机构的资源撮合优势。未来北交所是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的重要平台,而私募股权市场也将成为北交所的优质企业“后备库”,持续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优质中小微企业,并为北交所提供优质拟上市标的,共同促进投早、投小的市场生态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证券公司有望充分释放作为中介机构的资源撮合优势,在服务企业客户的同时挖掘投资机会,为私募股权客户提供可靠的研究咨询服务,同时在服务私募客户的过程中为其所投的优质中小微企业提供北交所上市服务,促进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王晨曦)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